央行等三部門重磅發聲:注意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北京報道
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電視會議,學習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研究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會議認為,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和回升向好。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金融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繼續落實好穩健貨幣政策精準有力的要求,用好政策空間、找準發力方向,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
保持好貸款平穩增長節奏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前瞻性、有效性、可持續性,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具體表現為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貸款利率明顯下行。
數據顯示,今年1-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1萬億元,同比多增1.67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M2)、社會融資規模、人民幣貸款余額保持較快增長;1-7月企業貸款利率為3.94%,同比下降0.35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增速,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取得顯著成效。
2023年上半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持續處于歷史低位。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3.55%和4.20%,均較上年12月下降0.1個百分點。6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19%,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48%,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5%,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均處于歷史低位。
此次電視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主要金融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國有大行要繼續發揮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貸款平穩增長的節奏,適當引導平緩信貸波動,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定性。
“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貨幣金融政策將朝著穩增長方向進一步發力。7月新增信貸、社融規模偏低屬于短期波動,8月將出現較大幅度上揚,并恢復同比正增長?!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會議將“力度要夠”放在首位,表明接下來寬信用力度將明顯加大,金融數據總體上將繼續領先經濟數據,為經濟復蘇動能轉強積蓄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會議還提出,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此前,央行多次表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
根據央行近期發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決定結構性工具創設、延續或退出時,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經濟運行中較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二是提升金融機構對特定領域金融服務的意愿和能力。下一步,央行根據經濟金融形勢需要調整優化,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必要時創設新的工具,更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后續央行有望繼續推出降準、結構性等數量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保交樓、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基礎設施等方面支持,并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積極發揮金融穩增長作用。
關注房地產、利率、防風險
房地產、利率、防范風險仍然是熱點話題。會議表示,調整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要繼續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規范貸款利率定價秩序,統籌考慮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產品價格關系。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切實發揮好金融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王青認為,“統籌考慮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產品價格關系”,主要是指當前新、老房貸利差偏大,接下來將啟動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遏制“提前還貸潮”,穩定房貸市場秩序?,F在的關鍵是下調幅度。
去年以來,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央行、銀保監出臺了“金融16條”,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加大對住房租賃、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同時,延續實施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至2024年5月末,穩步推進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在試點城市落地。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做出最新判斷,明確要求“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由此,市場普遍預期接下來有必要通過引導居民房貸利率較大幅度下調來降低購房成本,扭轉市場預期。出乎意料的是,在8月21日最新的LPR報價中,5年期以上LPR報價4.2%,與上期持平,并未市場所預期的出現下調。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5年期以上LPR報價維持不變應是為存量按揭利率調整預留空間。在當前居民投資和資產配置行為發生改變、新發放住房貸款利率已實現大幅下調,但效果較為有限的情況下,存量按揭利率調降能夠更好的起到穩預期、穩地產、穩信用的作用,且能夠通過降低貸款置換行為,減少空轉套利風險,規范市場秩序。
會議要求,金融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精神,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豐富防范化解債務風險的工具和手段,強化風險監測、評估和防控機制,推動重點地區風險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持之以恒做好風險防范化解具體豐富的內涵?!?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提及下一步政策思路時指出,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推進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出臺相關工作、密切關注重點領域風險、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繼續健全金融穩定監測評估框架。
王青表示,這意味著在穩增長政策發力階段,城投債信用風險將得到有效控制,也有助于債市繼續為基建投資提供資金支持。接下來房地產領域化險也將實質性推進,大型房企違約風險會得到有效控制。這也是金融支持房地產行業的一個重要發力點。